经济学
1. 经济学简介
经济学是研究人与决策的科学。资源是有限的,如何合理的配置资源是经济学的研究目的。
宏观经济学:关注整体,国家产出、就业率、通货膨胀、经济发展,预测经济走向等;
微观经济学:关注如企业决策、个人决策、特定经济现象、问题等;
2. 专业化与贸易
专业化: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可以提升生产效率。
贸易:使人和国家变得富有。《国富论》
个人层面:如果没有专业化,想制作个披萨得自己种庄稼,自己设计、制造烘焙机器,自己下厨房等等,这样效率极低。
国家层面:每个国家的工业体系都不一样,所以在生产每一种产品都有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。由于生产可能性边界(ppc)的存在,每个国家生产最具优势的产品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(但因为政治因素,这是不可能的)。
生产可能性边界:
横轴表示举全国之力可以生产的鞋子总量,纵轴表示举全国之力可以生产的飞机总量。
如果消耗工人、工厂、原材料等资源去生产鞋子,那么飞机产量就会降低,形成的曲线就是图中黄线。在黄线内的某一点都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生产方式,黄线外的所有点都是用尽所有资源都不可能达到的。
绝对优势:都是用尽所有资源的前提下,美国能生产1000吨鞋子,中国能生产800吨,美国就拥有绝对优势。
相对优势:美国生产1架飞机,鞋子减产2吨。中国生产1架飞机,鞋子减产8吨。这样美国的飞机拥有相对优势,中国的鞋子拥有相对优势。
比如美国用1架飞机换中国的4吨鞋子。
对美国来说,1架飞机就能换4吨鞋子,自己造的话得用2架飞机才能换4吨鞋子,划算!
对中国来说,4吨鞋子换1架飞机,自己造的话得8吨鞋子才能换1架飞机,划算!
国际贸易可以使双方都受益。
3. 经济体系
资源是有限的,欲望是无穷的。没有无线的原材料、工人和时间。
经济体系就是3个问题:
生产什么?怎么生产?生产给谁?
当前世界分为2种经济体系:市场经济、计划经济,区别是生产资料由谁控制(土地、劳动力、资本)。现在世界没有完全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。美国也需要政府出面维持治安、消防,设立环保法规来限制企业。完全的市场经济完全逐利,对于国家的工业体系会出问题。中国也是既有私有制公有制并存。
4. 供给和需求
过剩
横坐标是草莓的量,纵坐标是草莓的单价。
黄线表示需求曲线,价格越高,能卖出的越少,价格越低,卖的越多。
绿线表示供给曲线,价格越高,利润越高,果农当然愿意种的更多。
图中10刀的时候,供给量达到1000,可是需求量只有200,就是过剩。
短缺
如果卖的很便宜,只要1刀,利润低,果农不愿意种,供给量就低,只有200。
但因为便宜,买的人多,需求量达到1000,货物供不应求,这就是短缺。
#####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
两线相交时的纵坐标就是均衡价格,横坐标就是均衡数量。
但价格总是不断波动的,也会有外部因素使曲线发生偏移,比如天气影响产量,不同草莓的种类、种植成本都会影响最终价格
当需求量降低,需求曲线左移,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要降低,政府也就没有必要补贴果农,因为市场上的草莓够多了,再继续生产就资源配置来说是低效的。
价格波动
2014年美国汽油价格下降,世界经济下行,降低了汽油的需求量,需求曲线左移。同时中东改进汽油水平,使供给量提升,供给曲线右移。两者结合,市场价会趋近均衡价,从图中看来,就是降低了。
但完全的市场化是有问题的,比如消防,医疗等。你家着火了,消防跟你慢慢谈价格?器官捐赠会永远落在富人手里等。
5.宏观经济
研究繁荣与萧条、就业与税收等;可以理解经济运行的原理;
决策目标:1.保持经济增长;2.降低失业率;3.保持物价稳定;
3个目标同时达成,通常国民是幸福的。
是否达到上述3个条件的评判指标:
a.国内生产总值GDP(GrossDomesticProduct);b.失业率;c.通货膨胀率;
GDP:一段时间,通常是一年内一个国家境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;必须是新产生的;(买二手商品不算入GDP,买金融商品比如股票,公司收购等,因为这些不是新产生的。当然非法交易毒品军火也不算入GDP,因为交易记录不会告诉政府。)
使用同样的货币衡量GDP以便对比,但是通货膨胀导致不准确(比如用中商品不同国家价格不同);
采用校正后的GDP衡量(RealGDP);原本用于核算国民收入,可能并不完全反应国家经济状况;
失业率:失业人口数量除以劳动人口数量x100;劳动人口不包括选择不工作的人及无劳动力和未到法定年龄的人;
摩擦性失业:暂时性的,如找工作间隙;结构性失业:市场不再需要的,比如科技进步造成的某些岗位不再被需要;
周期性失业:由衰退引起,需要避免;
当只有摩擦性失业及结构性失业时,叫充分就业;这时的失业率叫自然失业率;
通货膨胀:通过追踪一定量一般采购物品的价格(即marketbasket),通货膨胀率就是价格随时间变化的百分比;同样的钱能买的东西少了,物价上涨,工人要求涨薪,企业成本上升;
通货紧缩:物价下降,企业利润降低,裁员,导致消费下降,企业更得不到利润;物价下跌,严重衰退往往伴随通货紧缩;
经济繁荣与萧条的循环叫商业周期(businesscycle);
经济成分:消费支出、企业支出(投资)、政府支出、尽出口;任何一个成分出问题都会导致经济放缓;
6.生产力与增长
为什么有的国家gdp高有的低?
联合国调查人类发展指数HDI,发现人均gdp高的国家有更低的贫穷、疾病和死亡率。
科技发展带来的生产力提升,会提高人均gdp,现在美国人均gdp是100年前的8倍。近些年也一直在稳定增长,可中产家庭收入没有变化——收入不平等。
7.通货膨胀与泡沫
CPI:消费者物价指数,一年内消费商品/基准年消费*100,用于衡量通胀率。这个指数能显示物价增长速度。
通货膨胀:钱多了,商品和服务少了。
需求推动通胀:钱多了,竞价导致物价上涨。
成本推动通胀:资源减少,比如石油,运输成本上升,所有商品涨价。
泡沫:另一边文章提过,投机分子认为某个东西会永远涨价,引发大家都去购买,需求推动通胀,该商品价格远超价值就是泡沫。当不能卖给下一家时,泡沫就会破灭。
8.财政政策
高失业率带来高自杀率、家庭暴力和社会动荡。高通胀和高消费榨干存款,带来抗议和动乱。
扩张性财政政策:经济下行,政府提高支出、减少税收。政府提高支出(比如基建),创造工作岗位,提升收入,从而提高消费,刺激经济增长。可是政府提高支出却又不能收税,因为提高税收会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支出,与政策相悖。
减少税收是一样的道理,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可以刺激消费。
紧缩性财政政策:经济下行,政府减少支出,提高税收。延缓通胀。
9. 赤字与负债
赤字:一年的支出大于税收
负债:赤字的积累
负债率:负债/GDP,GDP高,还钱就更容易,负债率用来表示偿还能力
10.货币政策
中央银行:美联储Fed、欧洲中央银行ECB等有2个重要工作:
1.调控和监管商业银行,确保他们有足够的准备金应付挤兑。
2.货币政策,增加减少货币供给来调整经济
央行增加货币供给、商业银行有更多的钱借,人们会比较不同银行利率选择低的,利率越低,还钱越容易,能刺激消费者借钱花钱 从而刺激经济,即扩张性货币政策。
那么央行怎么控制货币供给?
1、存款准备金率。
用户存款到银行,存款准备金率如果是5%,则这5%的钱是要存入央行或者就在商业银行,这5%叫准备金。准备金的钱不允许借出去再投资。央行通过更改准备金率来控制货币供给,比如从5%提高到10%,能流向市场的钱就变少了。
2、贴现率
商业银行可以向央行借钱,借钱的利率就是贴现率,降低贴现率让借钱更容易,就可以提高货币供给。
3、公开市场操作
央行购买或出售政府短期债券,商业银行持有这些债券有利息,风险又小。央行从银行购买债券,商业银行有了更多的现金,就提高了货币供给。
11.货币与金融
金融市场有股票和债券,让借款人从很多人那里获得资本,分散了风险。对借出方来说,钱被分散给了几十几百个机构,风险同样被分散了。